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仍在“斟酌”

信息来源:佚名    发布日期:2011-09-19    阅读:101次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明确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至2020年)》(下称《规划》)没有因部门意见分歧陷入难产,“《规划》是由各部门会签的,发改委、工信部等对其意见高度一致。我们制定规划绝对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脱离市场的实际。”苏波说。然而,在澄清传闻之时,苏波也并未给出《规划》落地的具体时间。

  《规划》或出现变化

  “新能源车的概念在上报给国务院时已经明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表示,“新能源车主要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当前主要的品种包括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据记者了解,正在审批中的《规划》与最初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已出现变化,其中阶段性销量目标可能已经取消,投入千亿的说法也将被弱化。

  在《规划》最初版本中曾提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有业内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从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来看,实现这种目标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经过过去十年、二十年的经验,任何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数量预测都是失败的,都是失误的。如果这种失败和失误再来指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会带来一种祸害,绝对不允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表示。

  在资金上,按照《规划》初稿,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另外,还将有100亿元用于扶持核心汽车零部件业发展;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在即将出台的《规划》中,这一数字也将被弱化。

  “投入千亿绝对是空话。”张小虞说,“我们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即使是国家投入也不能违背WTO原则。”

  节能与新能源车将并重发展

  9月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上透露了《规划》的总体战略,即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重,转型和升级兼顾。

  “一方面优化现有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汽车,大力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张进华说,“前者是过渡战略,后者是转型战略。”

  张进华表示,政府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方式有所区别:对于节能汽车,重点通过采取法规约束、政策激励的综合措施来推动,如通过燃油经济性标准的逐步严格,来约束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实施节能汽车补贴,来鼓励节能汽车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重点从关键技术的攻关、产业化培育、示范运用、法规和应用环境的建设等方面综合推动。

  张进华同时透露,政府即将实施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其核心是将补贴的门槛提高,要求车辆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从现行的6.9升下降到6.3升。“2020年,可能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4.5升左右。” 张进华说。

  对这项即将施行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执行新的补贴标准后,国产车型中约有80%—90%的1.6升以下小排量车达不到新的节能汽车燃油消耗标准,受补贴的车型或将大范围减少。

  技术路线应多元化?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目前业内人士似乎已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那就是现阶段加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后期逐步推广纯电动车的应用。

  “现阶段纯电动汽车还存在许多问题,电动汽车现在并没有形成产业化。”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告诉本报记者。

  以比亚迪为例,其财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25 亿元,同比下降约10.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75 亿元,同比下降88.63 %,大大低于市场预期。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本报记者表示,“从2010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整体销售来看,新能源车业绩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非常低。”

  “从目前来看,还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较为成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纯电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纯电动车发展方面将着重掌握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等核心技术。” 王秉刚说。

  谈及混合动力车时,受访专家也表示中国将发展替代燃料汽车。《规划》有无明确重点发展的替代燃料?张进华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将适度发展柴油汽车,在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代用燃料汽车。”

  此外,甲醇等生物燃料的应用也被提上议程。“生物能源可能成为很有力的替代能源。混合动力既可以充电,又可以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使用汽油柴油,这样的车是最有灵活性的,最适合能源最优化形式。”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总裁兼执行主任安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