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同时,过渡期一定要抓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在9月4日召开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强调。这意味着,混合动力汽车从被边缘化的地位,重新被放置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将有可能获得比现有政策更多的扶持和市场机会。
不可逾越的混合动力
“现在电动汽车研发时间还不够长,离实用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技术开发方面还面临很多难题。虽然政府给予了巨额的补贴,但是实际销售业绩不高,也没有成为气侯。”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如是说。
他认为,现在国家为了鼓励电动汽车,已经提供了不交汽车购置税和巨额补贴的政策,但是销售仍然不好,“推广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的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尚未突破。
“因此现阶段,混合动力车可能更加受到青睐。”张国宝说。
对此,随后发言的苏波表示赞同,他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工信部主导的工作之一就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轨,坚持提高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体工作包括,掌握高效变速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这些工作部署意味着,国家对节能技术的要求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并驾齐驱。
不过,电气化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战略方向,这一方向并未改变。
“‘十二五’期间,我认为汽车的小型化和电气化两大潮流将汇合,是发展我国小型电动汽车的黄金机遇。”9月4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发展电动汽车已经被各国政府普遍确立为保障能源安全和转型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欧阳明高表示,2020年将是一个分水岭。2020年之前,汽油机汽车还会继续增长,2020年之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他预计,到2020年,全球常规混合动力可充电式、里程延长式、纯电动、燃料电池车加起来将接近1800万辆的年销量。
一位与会专家表示,对于技术路线的争论,非常表面,并且没有意义。他认为,“在外资企业都已经开始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电动车的当下,我们还在讨论走哪种路线,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十二五”期间,是将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两大趋势相统一,研究新一代纯电动驱动平台,抢占电动汽车的技术制高点。在欧阳明高看来,这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难。
500万辆目标或被取消
基于政府部门已经明确不会从国家层面出台汽车产业 “十二五”规划,对今后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更有指导意义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被认为是未来关系到汽车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政策纲领。
然而这一被委以重任的规划,草案修改一年有余,至今依旧“难产”。早在今年3月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透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正式报至国务院,正等待国务院审批,如不出意外,这一产业规划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有消息称,由于主管汽车的部委之间对于《规划》的不同意见,迟迟无法公布。然而,苏波否认了这一说法,“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的意见是高度一致的。”
在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向记者透露,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近期不会出台,甚至有可能不再出台了。
他表示,新能源产业规划目前几个部委已经讨论过,但是什么时候审批尚不能确定。“现在有一些大的方向、目标都没有讨论清楚,因此可能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也有可能不出台了。”赵航说。
在此次论坛之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也透露,主要是由于补贴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导致《规划》迟迟未能露面。据记者了解,在《规划》中,将不会出现新能源汽车明确的销售数量目标以及国家投入的具体额度。
与会专家表示,《规划》近期出台的可能性不大。而行业一直认为,《规划》的早日出台,对明确市场导向和企业发展方向更为有利。这位不愿具名的与会专家表示,“国家对于节能车型有3000元补贴,但由于前两年国家各种补贴政策较多,完全打乱了财政系统的规划。在政策收紧的今天,财政部当然会收缩补贴额度,对新能源车如此,对节能车也如此。”
与会专家表示,《规划》已经多次上报国务院,对于敏感数字已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弱化。在最终公布的《规划》中,不会出现销量目标和国家财政投入这些具体数字。
“之前定的500万辆只是一个较宽泛的提法。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没有问题,但路途非常漫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认为,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或许过于激进。
多元化节能路径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预测,近期汽车节能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的节能贡献。近10年,来自于传统汽车的能源效率提高占到近80%左右。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也表示,目前电动车在中国还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混合动力、天然气和甲醇为主的多元化路径,这样才符合中国国情。
“我们主要是依靠三个途径来实现节能,一是结构节能,二是技术节能,三是管理节能。”冯飞说,“就‘十一五’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技术节能。”
“‘十二五’期间,更多的要靠结构节能。”冯飞认为,“除了关注工业节能,生产节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向全社会提供节能产品。”对于节能产品的推广,财政部建设司处长向弟海透露,国家正在推行更为严格的节能汽车补贴标准,以推进节能产品的进一步提升。
据悉,10月1日起将实施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从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下降到6.3升。目前所有上榜的节能补贴车型中,百公里综合油耗达到这一标准的车型只占25%左右。也就是说,补贴门槛提高后,有超过70%的车型将无法入选。
据苏波介绍,2010年6月节能汽车政策推广实施以来,已有241个车型列入节能汽车推广目录,节能汽车车型增长了三倍多。目前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占汽车产量的61%,预计到今年9月份,节能汽车将累计销售420万辆,可以完成原计划400万辆的目标。
而节能补贴政策的高标准被认为是《规划》的前哨。在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向节能技术方向发展成为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