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立法计划 《车辆法》16年难产之痛

信息来源:佚名    发布日期:2011-08-03    阅读:137次

  中国汽车业需不需要一部《车辆法》?如果在10年前我国还是一个仅有200万辆年销量的“小”汽车市场时谈论这个问题,也许显得过早了。但是现在,作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和制造国,从产业结构到产业组织,从产业准入到产业发展,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从生产到消费,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客观上急需一部能把汽车行业真正“管”起来的法律。

  十几年来,不断有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出台《车辆法》,但都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提上议事日程。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们拟推出系列报道,反映多方面的声音,以推动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

  在7月末一个闷热的下午,记者在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间办公室采访了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

  今年67岁的杜芳慈递给记者一份印刷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车辆管理条例(草案)》和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管理条例草案编制说明》,这是两年前用4个月写出来的。

  1997年,当时的机械部拟定了部发1号文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制定《车辆法》。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杜芳慈指着这两份凝聚着自己多年心血和承载着自己16年期盼的文稿说:“从现在的情况看,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车辆管理条例》(下称《车辆管理条例》)出台的希望都不大了。”

  一部与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车辆法》,为何16年难产?

  16年不断提起

  我国汽车业盼《车辆法》,要从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说起。该政策第一次提出对汽车“要实现产品法制化管理”。当时,多头管理虽不严重,但作为汽车业主管部门的机械部已经意识到这种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1995年,机械部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汇报时说:“汽车行业这种齐抓共管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此后,我国汽车行业对制定《车辆法》的呼吁从未停止过。

  1997年,机械部根据《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的构建“人(人的行为)·机(车辆)·路(道路)”法律体系的建议,与国家计委一起向国务院法制办请求制定《车辆法》。这次请求虽没有得到肯定答复,但根据国务院法制办的建议,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启动了《车辆管理条例》的调研和起草工作。随着部委管理职能的变化,这项工作先后由机械部转至国家经贸委、发改委和工信部。

  2003年,现任工信部部长、时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苗圩,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领衔提出“加快《车辆法》立法进程”的议案。

  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庆洪又提出“建议尽快出台《车辆法》”的议案。3个多月以后,曾庆洪收到了工信部肯定的答复。

  同一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振兴汽车产业,国务院发文,要求有关部委起草一批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车辆管理条例》名列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承担了该草案的调研任务,用时4个月就拿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车辆管理条例(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管理条例草案编制说明》。

  不过,该条例何时出台,一直没有时间表。

  惟独《车辆法》掉队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一直没“法”。这让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依据、底气不足,更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难以依法解决。

  1994年,原机械部提出对汽车产品进行法制化管理时,我国管理车辆的法律仅有《大气污染防治法》,管理车辆安全的只有《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管理公路运输、车辆能耗、车辆保险的法律、法规都处于空白状态。

  16年来,在当年提出的“人·机·路”法律体系中,其他法律、法规都不同程度得到了落实(见表),惟独《车辆法》掉了队。

  这16年间,我国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只有135万辆;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800万辆。进入新世纪以来,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环境、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我国每年因汽车死亡的人数超过8万人,汽车造成的伤害事故数字更是惊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亟需进行严格、有效的治理;我国车辆每年消耗近1.2亿吨石油,是石油资源的最大消耗者。汽车带来的问题都是重大社会问题,加强对汽车安全、污染控制、节能管理,必将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活动。因此,我国汽车行业对《车辆法》的立法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16年间,我国汽车行业的管理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车辆法》出台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1994年时,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只涉及机械部、公安部和交通部。此后,多头管理愈演愈烈,汽车行业的“婆婆”已经多达9个。在杜芳慈看来,各方利益根本无法协调。

   建议成立国务院运输管理委员会

  多头管理是我国汽车行业管理的一大弊病,很多人把根治“药方”寄希望于《车辆法》的出台。对此,杜芳慈认为,这个逻辑颠倒了。

  《车辆法》至今仍未纳入立法部门的计划,根源就在于多头管理。杜芳慈认为,只有解决了多头管理问题,《车辆法》才可能顺利出台。

  如何解开多头管理这个“死结”?杜芳慈提出一条建议,成立国务院运输管理委员会,依靠更高层次的力量,理顺汽车行业的管理体制。他认为,这个管理委员会的任务主要应是:防止多头管理的进一步扩大;协调现阶段实施中的问题;研究理顺法律体系和政府管理体制;为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包括车辆的国家管理体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