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扎堆商用车 新规试图狙击“冒进”

信息来源:佚名    发布日期:2011-03-30    阅读:105次

  3月21日,上海上汽商用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汽商用)挂牌成立。从1月11日上海汽车设立上汽商用,再到2月28日“大通”品牌发布,上海汽车商用车领域架构调整只用了2个月零10天。

  上汽只是众车企巨资布局商用车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据记者粗略统计,去年以来,已有近10家企业宣布在商用车领域布局。

  今年1月1日,工信部制定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 《商用车准入规则》)正式实施,新政对新建商用车企业的投资、产能、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等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新规,新建商用车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有分析认为,车企布局商用车领域的门槛被拉高,说明新政试图规范商用车领域的投资行为。

  “五大”均有新项目

  商用车领域中,中重卡通常最受企业青睐。去年9月,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艾睿铂)发布的2010年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在全球最大的15家中重卡厂商中,5家来自中国,分别是东风、一汽、中国重汽、北汽福田和陕汽,这5家企业占据中国80%以上的中重卡市场。2010年以来,国内新投资的中重卡项目接近10个,上述5家企业均参与其中。

  东风商用车2010年销量超过30万辆,去年投资十堰新工厂,规划产能8万辆,主要生产东风天龙和未来的重卡新产品,其中一期4万辆产能将于2011年6月投产。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新工厂主要是考虑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2010年7月,一汽集团斥资20亿元在无锡投资新基地,按照规划,2012年3月完成一期建设,年产重型柴油机5万台,新基地最终规划的重型发动机产能为10万台/年。

  中国重汽的重卡销量在2010年突破11万辆。去年8月,中国重汽与成都王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把成都王牌打造成年产40万辆全系列商用车、营业额达400亿元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此后,中国重汽联合绵阳富临集团、绵阳和平车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年产1万台专用汽车的生产基地。之后,中国重汽还与福建永安汽车公司签约,将在福建三明市设立商用车项目,将形成年产中重型及轻型卡车8万~10万辆的生产能力。

  北汽福田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福田北京欧曼GTL节能重卡项目去年开始进行技改,技改完成后年产能为8万辆,欧曼品牌重卡的总产能将达到16万辆。去年7月16日,戴姆勒与北汽福田建立了双方各占一半股权的合资企业,合资公司中重卡整车生产能力为10万辆/年。

  去年7月,陕汽集团与瑞安市云顶控股集团经过初步协商后,有意在陕西汽车集团温州云顶汽车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年产6万辆中重型卡车生产项目将落户瑞安市汽摩配产业基地。

  在“五大”之后,江淮汽车、华菱汽车、湖北三环、包头北奔、宇通客车和奇瑞汽车都加快了中重卡车领域的布局。

  总体产能或过剩

  在去年众多汽车企业相继进行巨额项目投资后,新的《商用车准入规则》在今年1月1日实施。

  新政对新建商用车企业的投资、产能、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等提出具体要求,显示出国家对商用车投资领域“冒进”路线进行调控的意图。

  对重型卡车行业深有研究的专家杨再舜认为,按目前各家重型卡车产能来估算,明后年总产能约在200万辆以上,对于市场规模还不到100万辆的重卡产业来说,“产能明显过剩,造成极大的重复建设”。

  公开数字显示,去年全国共销售重型卡车63.62万辆,平均每家产销量在1.5万辆左右,其中产销量不足百辆的有10家以上、产销量不足千辆的有20多家。

  相关专家表示,“新政透露的信号是提高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加强研发,一定程度上是欢迎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表明政府对商用车仍然持鼓励态度。”

  艾睿铂副总裁姚峥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重卡市场与乘用车市场完全不同,竞争多在国内企业之间。长期以来,中国商用车制造企业成本优势明显,但多数企业不拥有核心技术,这导致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未来不排除一些生产企业将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

  对于众多车企重金涌向商用车市场,姚峥嵘表示,“中重卡市场受政策和经济影响很大,排放标准和安全标准提高都将使制造企业面临技术难关,同时,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将影响中重卡市场。”

  作为行业领跑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刚对今年中国中重卡市场发展也比较谨慎,“2010年国内中重卡的全年销量接近130万辆,这已经是11年来的新高,今年很难高于去年水平,可能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