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家发改委依据5月初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宣布成品油价格下调。这被业内视为发改委严格执行定价机制的风向标。但这并不是中石油、中石化愿意看到的。
记者获悉,此次调价一个星期前,两大集团与发改委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上述《办法》。认为当前的《办法》使得成品油调价机制仍过于简单、透明,导致投机、囤货等现象在各地频频发生,不利于整个油品市场秩序的稳定。
两大集团建议,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模糊化处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包括国际成品油价格计算方法、启动调价的涨跌幅度等都需要调整。
按照目前执行的《办法》,在22个工作日内,当国际成品油价格涨跌超过4%时,中国就将启动价格调整机制。
记者了解,下一步两大集团或将以书面的形式将建议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三条建议
一位中石化人士告诉记者,现行的调价机制过于透明,可控性低。“每次到了价格调整窗口期,价格管理部门和两大集团都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市场可以轻易计算出调整的幅度和方向,导致市场力量提前做出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中石油、中石化的终端销售。”
据悉,两大集团提出眼下执行的4%涨跌幅,可以设计成一个区间,比如说当国际油价变化在4%到10%之间,相关部门可以考虑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不能把百分比限定那么死,这样发改委在调价时,回旋的空间更大,也可以减缓外界的压力和投机行为。”上述人士说。
在双方的沟通中,两大集团还表示,当前定价机制中,成品油联动依据的价格是国际原油三地的加权平均价格。“这也是一个问题,业内人士很容易根据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净值计算出国际油价的涨跌幅。”
对此,中石油、中石化建议,应当进一步把加权平均法细化,把欧洲等地的移动价格,包括汇率、关税等加入,同时对加权权重等数据进一步“模糊化”,以防止投机。
两大集团还建议,应当进一步把不能调价的情况细化,以避免更多的舆论压力。“办法已经公布,我们并不指望回到过去那种完全不透明的调价模式中去,但至少要使价格管理部门和两大集团在调价方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一位中石油内部人士说。
在今年5月新《办法》施行之前,从2007年开始,中国采用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以国际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进行定价。但操作程序上,并不是发改委主动宣布调价,而是中石油、中石化向发改委递交成品油提价申请,并由发改委上报国务院获批准后实施。
在上述中石油、中石化人士看来,新公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太死板,跟不上国际油价变化节奏,并不能真正实现和国际油价的联动,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还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操纵。
石油业内专家董秀成认为,调价机制中的调整周期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可以先试点,比如先调到半个月,试行一段时间可以考虑到一个星期。”
销售博弈
两大集团对于新定价机制的建议源于成品油的销售压力。在中石化内部人士看来,新的定价机制对于两大集团的终端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半年,中石化成品油销售除了受到国际大环境影响,新定价机制引发的投机、囤油等现象都造成了市场销售的不稳定。”上述中石化人士说。
记者获悉,上半年中石化成品油销售5771万吨,同比下降超过8%,减少近600万吨。而根据中石化年初计划,今年全年销售目标是1.25亿吨,下半年销售压力较大。
相关数据显示,中石油今年的成品油销售计划是8500万吨。能否完成任务也要看下半年。
中石化一份分析报告也提出:从供应看,随着燃油税改革的出台,成品油价格提升,地方炼厂开工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将从近几年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竞争激烈的同时,经济危机也导致社会成品油需求量大幅下滑。去年四季度,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幅从前三季度的15%降至1.93%。10月-12月,中石化的成品油经营量分别下降5.2%、10.5%和10.1%。
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说,在成品油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根据新的调价办法,很灵活地提前调整价格。而中石化、中石油虽然也在进行一些油价灵活调整,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需要跟相关部门沟通。
另一方面,掌控了全国大部分终端销售网络的两大集团,也并不屑于通过降价的方式在终端市场和民营、外资竞争。
面对这种不利的竞争局面,两大集团更主要的策略是收紧上游的原油资源,控制地方炼厂的油源,以实现对销售终端的变相支持。
发改委两难
值得注意的是,7月28日这次下调价格消息发布的时间点,耐人寻味。28日下午4点多,发改委就已经在网上公布了油价下调的信息。这在以往数年间是没有过的。之前,油价调整的公告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发布。过早发布第二天将下调价格的信息,使得当天剩余时间里油品销售陷入停滞。
此外,发改委首次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7月6日至7月10日的 《一周国际原油市场行情》。这使得社会各方都能轻易计算油价下一步的调整方向。
面对两大集团针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建议,发改委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考虑炼油企业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要衡量消费终端的承受力以及公众舆论带来的压力。
此前,发改委相关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不公布详细的定价办法,很多方面都有怨言,认为不透明,黑箱操作。但公布了详细的定价办法,又导致了这么强烈的投机行为。发改委也感觉无所适从。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好机会。一方面向公众示意,政府能够严格执行新的定价机制。同时,也考验了中石油、中石化应变市场的能力。
据悉,事实上两大集团对于此次价格下调都没有预期,接受记者采访的两公司内部人士都表示,此次调价有些突然,有些蹊跷。
但此次调价对两大石油公司来说影响甚微,招商证券计算,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对中石油业绩的影响不到1分钱,对中石化业绩的影响不过0.015元左右。
在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看来,调价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心。油价有涨有跌有助于消费者对定价办法的拥护和理解。